close

     今天(3/09)花了些時間把剩下的《瑪凝(13)》給看完。

  除了前半部的翻譯依然有不甚通順之處外,也有些地方出現贅字。另外,在標點符號的使用(即斷句)上,也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

  因為沒買到日文原版,所以無法確認比如祥子直接稱呼自己的姊姊蓉子為"水野蓉子學姊"是否為今野老師的本意,亦或是譯者有其他翻譯上的考量。不過,我想應該不太會有正值豆蔻年華的女高中生會在公共場所,不假修飾地互相討論自己是哪種魚類的排泄物吧。就算今野大媽真的這麼寫,但翻譯講究的是信、雅、達,"那個字"應該沒必要直白地翻出來才對。倘若擔心如此一來就不是完全照原文翻譯(假設今野大媽真的那麼寫的話),那大可以在章節最後做個備註說明即可。畢竟這是輕小說,不像漫畫留白處少。其實,多數讀者不怕注腳多,就怕翻譯沒把作品精神給譯出來。 


        確實,翻譯是既辛苦、酬勞亦不能算豐厚的工作。但即便是輕小說,也不是像翻譯機一樣,把一種語言直白地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就好了。用不用心,從小地方就能看出來。即便底子不夠、翻譯得不夠好,只要肯用心,不是抱持著「反正不看就拉倒!」、「不高興,那你自己翻譯啊。」這樣不負責任的想法;就算剛開始翻譯得不夠好,隨著經驗的累積,錯誤自然也會慢慢減少, 大家也會漸漸瞭解譯者的用心。

       希望青文開放《瑪凝》粉絲承接潤稿工作後,多少能改善這種情形。

本文章同時刊載於"小澍與HONOKA的異想工房"

arrow
arrow

    Hono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