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在新聞上看到部分廠牌化妝品即將調漲的消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9/1/1im95.html

 

原先還以為又是『原物料』的問題,沒想到居然是因為台灣的化妝品太便宜,以致於日、港、陸旅客都一窩蜂來台灣搶購;所以為了平衡價格,不得已只好漲價。

 

不知道是新聞報導有誤,抑或是受訪業者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麼要調漲,這看似正當的調漲理由,實在令人莞爾。因為之前台幣重貶,加以人民幣升值快速以及其他經濟因素,到台灣買歐、美、日的東西本來就比較划算(但民生物品等其他消費,台灣依然比大陸高很多);一如之前英鎊貶值的時候,去英國購物相對划算,但也不見英國化妝品牌為此調整價格。至於日本,什麼東西都很貴,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與其在國內買價格高昂得連大前研一都搖頭的化妝品(註一),不如趁出國旅遊的時候順道在其他地方買。因為無論到哪裡買,基本上都不會比在自己國內買要來得貴;加上日幣升值,台幣較之相對弱勢,使得在台灣購物(這裡指的已經不僅是化妝品)更加划算私以為,這應該才是日本觀光客湧入台灣購買化妝品的主要原因。

 

倘若按照業者的說法,那麼全台灣的物價都應該調漲成『國際價格』好與國際接軌,誰讓我們東西賣得這麼便宜(不要說原物料如何如何,恐怕我們平常吃的便當材料費都比這些要高)當然,那些品牌是國際品牌,或許也有人認為他們是該有個好身價,即便成本不到台幣五十塊(這顯然已經很大方了)就算幫業者攤付廣告、代言、人事、研究、包裝、店租、裝潢、水電、業務人員、員工保險(好吧,勉強把原物料跟運費也加上)等等費用,看在LOGO的面子上,再貴都沒問題,都要掏錢出來求個心安。

 

也許,我們都應該回歸根本面。就像業者在解釋調漲問題時喃喃自語講的:『已經很久沒調漲了。』嗯……看來自己是該去看醫生了。記憶中,不久前才以『原物料飛漲』名義調漲過一次呢(連直銷化妝品都漲了說)。商場本來就是競爭的地方,哪怕是同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是如此。價格高的地方自己不檢討造成客戶流失的箇中原因,來挽回消費者的心;反而要求其他售價比較低的地方跟進,實在很沒道理,乾脆直接躺在地上邊打滾邊哭算了。真是有失風度。我們這邊也要考慮到,我們的化妝品相對便宜,無非是台幣不夠強勢;而這並非調整售價,減少觀光客來台購買的意願就能解決的問題。要是自掃門前雪就能渡過金融風暴,世界經濟局勢也不會因此而落得今日這般田地。

 

啊啦~這麼說來,自己用化妝品好像也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情了,那自己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呢……姑且就當成為快乾涸的版面澆水吧。()

 

 

 

 

 

(註一)日本著名經濟戰略專家大前 研一曾於其著作《M型社會》第三章中,分析日本消費者的購物傾向,認為其國內消費者無意義的偏見以及重重限制與市場封閉所帶來的高物價,是日本中產階級生活過得如此捉襟見肘的主要原因。筆者以為,我們在同他國比較的時候,也應該多少了解該國的社經、政治、文化情況;而不應單就事情的表層來思考問題(更何況,台灣媒體一提到此學者,便表現出肅然起敬的態度,還老是以其『M型社會』理論來做作文章。照理說,如此理解此書內涵之人,報導的時候不該不知道日本國內有這類情況才是)

arrow
arrow

    Hono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